今天是
古道记忆
东山里古道
作者:- 发布日期:2020-05-23 19:25:52 浏览次数:318
时间维度:
地区维度:
鹿城区
古道功能:
民间古通道
保护等级:
普通
县域内起止点:
始于东山里水库,止于仰义街道周岙底
地点:
位于鹿城区藤桥镇上戍戴宅村
古道规格:
全长约3.5公里,宽1.5米
建设年代:
建于清代乾隆年间
海拔:
223米
走向:
东南-西北
古道构筑材料:
卵石
东山里古道,位于鹿城区藤桥镇上戍戴宅村,建于清代乾隆年间,为民间驿道。它始于东山里水库,经龙娘山云山宫,止于仰义街道周岙底,全长约3.5公里,宽1.5米,最高海拔223米。 为方便都市游人,戴宅村在东山里古道的东边修建了道路。拾级而上,山风夹裹着花木的清馨扑面而来。四周的古木新枝,皆绿荫如盖,翠色若滴。当半小时的登高结束,峰顶的云山宫早已等你多时。遇上新雨初霁,这座历史悠久的宝殿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如仙阙般神秘飘渺。 在云山宫的西侧便是东山里古道,古道两旁树木遮天蔽日,呈现出一种沉静、幽深和神秘的阴翳之美。漫漫石阶,如一段古老的琴键,走在上面,弹奏出的跫音,都包含着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传统文化的无尽怀想。其间或有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,活泼泼地伴你漫步一段休闲时光。 走上十分钟,一个转弯,你便会和一片湖光山色不期而遇,那就是修建于1957年的东山里水库。粼粼的碧水含着青山的丰姿,偶尔有野鸭群凫水而过,留下一串悠然的涟漪。水湄的蒹葭在风中摇曳,炎夏在此垂钓,实为消暑的乐事。在水一方,茂林深处,藏着一座百年古刹——青云禅寺。 据说乾隆年间(1798年),时任内阁大学士的刘墉曾奉旨南巡永嘉和东山里寻访得道高人。当时,刘墉已七十九岁高龄,为了替新皇寻访到有用的人才,刘墉曾先后相隔数日到过温州永嘉和东山里,并给当时的东山里禅寺主人吴明光亲笔题下了“青云禅寺”四字,自此后青云禅寺虽小却富有盛名。 吴明光是永嘉县西溪乡瓯渠村人,瓯渠村系南拳发祥地之一,于嘉庆元年(1796)建成,晚于东山里古道三年。据历史记载,公元1706年,浙江大岚山僧人张念一起兵抗清复明,吴明光持戈前驱,戎马关山。1708年,浙江镇压余姚南大岚山起义军,捕获首领张念一,起义失败。之后,吴明光遁入少林寺为烧火僧,学习少林棍法,历时数年回乡。之后,吴明光避家瓯渠村隐于东山里古道一带,云山宫下一间密林中的禅寺内(今青云禅寺),将拳术结合河南嵩山少林寺棍法传入,悉数传授给子弟乡人,继而由吴氏子弟吴锡瑶在瓯渠村发扬光大,成为较早的南拳发祥地之一。 出了青云禅寺,穿过一片幽篁,就进入一处桃树林,每当三月桃花盛开季节,水畔灿若云霞,暮春时节,无数落英飘逸水上,浸透了一湖的芳泽。让人如在梦境中流连忘返。
东山里古道示意图
东山里古道1
东山里古道2
东山里古道3
东山里古道4
东山里古道5
东山里古道6
东山里古道7
东山里古道8
东山里古道9
东山里古道10
东山里古道11
东山里古道12
东山里古道13
主办:温州市图书馆 电话:0577-88967178 信箱:wzwhj@wenzhou.gov.cn 浙ICP备110329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