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
古道记忆
小岭古道
作者:- 发布日期:2020-05-23 19:25:52 浏览次数:232
时间维度:
未知
地区维度:
瓯海区
古道功能:
官道
保护等级:
重点
县域内起止点:
北起瓯海区潘桥街道陈岙村,南至小岭村与瑞安交界
地点:
位于瓯海区潘桥
古道规格:
全长约0.9公里,路宽1.5米
建设年代:
不详
海拔:
175米
走向:
南北
古道构筑材料:
块石
小岭古道,又名小桐岭,又以岭北山脚处有一小水塘潭,故又称塘潭岭。小岭位于桐岭东边约2公里,北起瓯海区潘桥街道陈岙村,南至小岭村与瑞安交界,全长约0.9公里,路宽1.5米。瑞安境内,小岭继续向南延伸至岩坑。在历史上,它与桐岭一道同是古代温州南向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军事要道,因与桐岭相邻,但长度小于桐岭而得名。 从温州市区出发西行,沿福州路南行快至桐岭隧道,右拐可至桐岭,左拐沿新桐公路东行约800米即可到达陈岙村。小岭的入口比较不起眼,在过了新桐公路跨温福铁路的桥头后,右拐到一条宽3米不到的混泥土村内小路即是小岭的入口。沿着这条村内小路前行约200米,即到达小岭的起点。这里的台阶路已于2005年被水泥浇筑,往日被千军万马踩踏过的古道块石躲在混泥土下歇息。沿着水泥台阶路上行不过百步,在路边出现一个新建的六角尖顶小亭,柱子上书对联两副:“八百东径是汤山,一千小岭温瑞界”,“俯听西涧汗流声,翘首东望磨盘岩”。继续前行不远,路中又是一个平顶亭子,四根圆筒水泥柱子,两根柱子就立在路中央,顶上是水泥板,亭边上是一棵很大的枫树。看外观应该是一个古亭翻新。 小岭不长,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少许,便到达岭背的山顶垭口。远远地望见一座城墙拦在两山之间,城墙上长着茂密的灌木,灌木树枝垂下来,盖住了小半墙体。城墙上有两个城门,一个拱形,一个方形。拱形的城门被块石封堵,方形城门有半开的铁拉门。不入城门,可沿古道继续朝东前行,那是田平村的方向,可经陈岙水库绕回陈岙村。 进入城门,发现这是个建造在两山间垭口的城堡。城内只有一小块空地,边上是一座小庙,名城门宫,占了整个城的绝大部。南边又是一个方形城门,门内两旁有水泥长凳供休憩,城门外即是瑞安小岭村,有公路直达城门。城内有路,可经城门上方到达城西的山坡上,在这个山坡上,可俯视整个分水城全貌,更远处还可见芙蓉尖。这是一座保存非常完整的分水城。它以两侧山势为依仗,连山脚为一体,两山相夹之间筑构二墙围而为城。城墙长方形结构,占地积大约400平方米,四周边长约80米,城墙高三四米。城门宫,为四合院状,中央有天井,东边是一个戏台,西南北四个方向,均是两层瓦房。 据清嘉庆《瑞安县志》记载,宋宣和二年庚子(1121)夏四月七日,方腊攻进温州,紧逼瑞安境。县令王公济请邑儒赵霑商议,招募义勇四万,分守要道。方腊兵从吹台山入,徐震率义勇领战抗击,在小岭激战中阵亡,时年58岁。清嘉庆《瑞安县志》卷八人物篇有记:“徐震,居义翔乡。宣和间,睦寇至吹台小岭,震率义兵捍御,众寡不敌,力战死之。事闻,赠忠训郎,立祠祀焉。”嘉靖《永嘉县志•卷九》之城池条载:“小桐岭隘,在(吹台乡)十六都。”、“(大桐岭、龙门岭、小桐岭)三隘,俱高二丈,厚一丈,延袤八十丈,有门楼铺舍。” 出了瑞安方向的城门,可遥望瑞安桐浦,近在咫尺。城门外的公路边,有一座古老的房子,尚有村民居住。也不知是先有城堡后有村庄,还是先有村庄,再有城堡,已无从考证。这边的古道与公路一道蜿蜒而下,直至不远处的平原,似乎可见千百年前金戈铁马在此激战的情形。
小岭古道示意图
小岭古道1
小岭古道2
小岭古道3
小岭古道4
小岭古道5
小岭古道6
小岭古道7
小岭古道8
小岭古道9
小岭古道10
小岭古道11
小岭古道12
小岭古道13
主办:温州市图书馆 电话:0577-88967178 信箱:wzwhj@wenzhou.gov.cn 浙ICP备11032910号